合肥研究院在中国抗中子辐照钢CLAM焊丝设计及焊接工艺研究中取得进展
军工资源网 2018年01月26日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在中国抗中子辐照钢(CLAM)专用焊丝设计、施焊工艺及其对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上。
焊接是核能系统复杂部件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业技术手段,而焊丝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尚无抗中子辐照钢专用焊丝。研究人员设计了适用于CLAM钢的专用焊丝,并系统研究了焊接工艺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采用专用焊丝及焊接工艺优化,可以有效消除焊缝中的脆性相高温残余铁素体,提高焊接接头性能。采用改进工艺焊接的CLAM钢接头的性能满足我国和欧盟压力容器的制造要求。
CLAM钢是核安全所FDS凤麟核能团队历时十八年牵头研发的抗中子辐照钢,可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聚变堆、聚变裂变混合堆和裂变铅基堆等先进核能系统。该研究对CLAM钢在先进核能系统中的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相关技术可直接应用于ITER计划中方实验包层模块TBM采购包项目。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的资助。(来源:中科院)
图1.回火热处理对CLAM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2.CLAM钢焊接接头的拉伸断口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