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飞副总工艺师陈金祥: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
军工资源网 2017年12月29日无论谁的荣耀,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那一定是岁月和辛勤的累积在某一刻迸射出的光芒。
1990年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毕业后,陈金祥历任西飞公司工艺员、技术副厂长、新支线项目总工艺师等,他先后参与过麦道、ARJ21、C919等型号飞机的研制,丰富的研制任务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014年,陈金祥作为公司副总工艺师接到全面负责AG600项目技术问题的任务。虽然在型号研制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但是能成为型号工艺技术领头人,独立承担AG600飞机型号的研制工作,接到任务的陈金祥内心是充满喜悦的,压力与激情在心中并存。
由于AG600飞机研制架次数量较低,生产节奏快,研制经费紧张,如何用极少的投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经济性是必须要优先考量的因素。为控制研制成本,西飞尽可能压缩工装数量,陈金祥和他的团队成员决定用高度集中的原则,尽量降低装配工装、零件工装数量,一台工装兼具多种功能,尽可能重复利用。
而生产面积不够、地点相对分散,合理布置规划生产线也是陈金祥所要解决的难题。陈金祥带领他的团队实地勘察,将工装布局进行1:1的实地模拟,见缝插针,让所有工装在最合理的位置安装到位。
西飞承担的AG600飞机的机身和机翼制造特点可以归结为大、多、精、难。数控大件多、钢件和锻件多、去除量多、加工精度高、装配难,钣金零件厚度大成型难,这些都是陈金祥与他的团队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在设计方案确定期间,陈金祥带领团队通过并行工程完成了中央翼、中机身、外翼等部件初始工艺方案和材料定额编制等前期工艺准备工作。在详细设计阶段,陈金祥又带队前往珠海完成工艺审查,完成工艺总方案、装配协调方案的编制及评审工作。
2014年,陈金祥与团队工艺人员在珠海与通飞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一起,依据产品设计资料、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对设计数模合理性、工艺可实施性和型架装配方案等进行评审。正是因为有了陈金祥与他的团队成员们在前期所做的细致工作,项目研制得以在正式投产后快速推进。
陈金祥担任AG600飞机的总工艺师,不仅要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制定AG600飞机型号的部装工艺总方案,还要组织进行型号研制工艺准备,对型号研制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进行监控。在水密试验件研制期间,陈金祥发现有时发出一个设计更改或者一个拒收单,经常是一两周的时间才能落实到位。陈金祥决定改变这一在许多项目研制中都会遇到的司空见惯的问题。他亲自优化流程,在保证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保证所有问题得到快速响应。在正式研制开始后,所有的设计更改、拒收单从发起、校对、审查、下发等一系列流程,在两个小时之内全部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研制节点。
新研飞机就是这种需要细节磨炼的工作,它需要经验的积累,而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传帮带就是经验传承的最佳手段。陈金祥注重培养年轻人,带团队,通过一个型号的研制,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水平,为公司在后续型号研制中从人才、队伍、技术上积累了软实力。陈金祥在工作中,无论是不是他负责参与的项目,他总是积极为大家献言献策,帮关把关。
陈金祥参与过很多型号的研制,一路走来,种种艰难险阻都深深烙刻上他在型号研制中的执着坚韧和创新突破。陈金祥说,在AG600研制中,他所遇到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壁板喷丸和机翼的锻面精加工。那时,陈金祥和他的团队成员就像一块块干涸的海绵,面对难题,他学习研究,向专家请教,向工人师傅请教,迅速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吸收,大胆动手实践,并加以创新。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攻克了研制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攻克难关的兴奋和喜悦,早已淹没了所有的艰难困苦,当记者让他回忆其中的经历时,他淡淡地笑笑说:都忘了。
坚持,有时真的有无限的意义。陈金祥带领项目团队所承担研制的产品最终经受住了客户和适航审定中心所给予的各种考验。生命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人的努力。如今,陈金祥年近50,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