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飞技术“大拿”王磊:航空报国忠实践行者
军工资源网 2017年12月29日今年是王磊在航空工业兰飞工作的第12个年头,12年来,他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兰飞设计所直升机控制系统领域的一位技术“大拿”。每一次任务来临,王磊都做好准备,像战士上战场一样毫不畏惧,一次次迎难而上,在项目设计中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任务,屡立新功。一次次的实践与磨练,使王磊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更使他坚定了为航空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坚定信念。
作为设计所普通的一名设计员,王磊时刻秉承“既是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辛苦”的信念,一次次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某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是兰飞公司在直升机上的首个数字式多余度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也是公司首次在有人机上应用CAN总线的产品。王磊担任该项目主任设计师,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紧跟项目进度,遇到困难从不退缩,反复钻研,直到拿出解决方案。在项目研制中他带领团队攻克了系统控制律参考资料匮乏的瓶颈难题,将控制律进行了数字化,为项目研制提供了明确的顶层指标。
在应用CAN总线的时候又有“拦路虎”阻挡了项目的进度。CAN总线的优势是组网便利,传输速度较快,可以减少很多接口芯片,减小了体积,降低经济成本。但是公司在此方面技术经验比较少,因此王磊协同主管设计对软件协议、接口构架、软硬件综合进行了大量工作,解决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且发现了供应商的设计缺陷,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在有人机上首次成功应用CAN总线的产品。
在编制飞控计算机软件任务书时,飞控计算机的功能几乎涵盖了直升机上的所有功能(除悬停、向上过渡、向下过渡),同时要与部件主管设计确定飞控操纵台小型化方案。由于此项目研制进度紧迫,王磊带头从2016年大年初六就开始加班进行软硬件调试,正常上班后每天加班到凌晨一二点,甚至同软件人员轮流通宵工作。2016年2月底顺利交付了一套C型样机,经过连续奋战,王磊带领项目团队克服了精神与身体上的疲惫,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保证了4月底 |S型样机的交付。之后,王磊带领团队人员在2016年高温假和十一假期均在现场进行联试,有力地保证了系统机上地面通电试验按照节点的正常完成,节省了元器件,减小了PCB布局布线空间,进而满足了主机严格的尺寸要求。
作为室主任,王磊以身作则,每天上班都是来得最早的,走得最晚的,加班加点毫无怨言,据统计他的年换休总时间达到一千六百多小时,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他总是先做到并做好。王磊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2013年,在研制一款某直升机国产化自动驾驶仪时,王磊的爱人正在妊娠期,整个项目处于时间紧、任务重的关键时期。一面是大量的外文资料需要消化、各类技术难题需要攻关,一面是需要照顾的爱人。王磊利用上班和加班时间攻坚克难,在下班的碎片时间为爱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一个来自东北的小伙在异乡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而这个家庭即将迎来一位新成员,对于独自在他乡工作的他无疑是最幸福的事。正是这种来自家庭的力量,让他深知自己身上背负的不仅是来自家庭的责任,更肩负着他所研制产品的责任。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家庭才能和谐稳定。记不清多少个黑白颠倒的日夜,更等不及他的小宝宝满月,只知道他那厚厚的试验记录单、写着他署名编制的一本本文件和奔波于各城市间的出差单。他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某直升机国产化自动驾驶仪最终按节点保质保量完成,整个试飞过程仅微调过一次参数就顺利鉴定。
十余年的坚守与进取,奉献与付出都没有白费,每一次型号攻坚的背后都有数不清的艰辛与汗水,但收获的是成长与进步。王磊并不满足于自己已获得的荣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还非常重视团队的共同成长。在项目研制过程中,王磊不仅重视技术的传承,将自己的所学所知随着项目的进行传授给年轻人,而且注重项目团队设计理念、流程等的文字传承。在研制过程中,王磊总是将重要的技术信息、试验结果等全部通过文字、图片形式保存,供后来人阅览;将研制过程中的需求文件等均作为项目研制标准模板,后续项目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减少不必要的错误环节。同时适当委以年轻人重任,提升其紧迫感和主动性,培养了良好的人才梯队。“飞瀑之下,必有深潭”,长时间的实践磨练和经验交流,使王磊和他的团队越来越成熟,更离航空梦的实现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