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工资讯 俄T-14坦克启动量产,专家:这是俄式吹牛,他们每年吹一次 军工资源网 2022年01月26日 据参考消息报道,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给俄军送了一份新年大礼,宣布T-14“阿玛塔”坦克将2022年在乌拉尔机车厂启动量产。这件大事被称为俄国防部武器供货的“突破性项目”。俄罗斯曾计划采购2300辆T-14“阿玛塔”,但目前交付俄军的包括T-14的原型车也仅有132辆。不过,这个报道没有具体说明俄罗斯技术集团具体怎么解决此前T-14的难产问题的。此前俄罗斯多次宣布启动T-14坦克的量产,而且每年都要说一次。很多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在2022年初的启动量产的表态,可能是又一次“俄式吹牛”。俄罗斯T-14主战坦克是在2009开始研发,在2013年6月第一辆原型车下线,并在2015年的红场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为了拓展这款坦克的家族成员,俄罗斯人还在T-14坦克的底盘基础上,研发包括T-15重型步战车、以及T-25步战车在内的多款变型车。俄罗斯原本计划在2015年开始量产T-15主战坦克,当时预计在2020年装备2300辆T-14,以替代在俄军服役的其他主战坦克。到2020年,俄罗斯乌拉尔机车厂仅组装了132辆T-14坦克、以及T-15重型步战车,这就足以说明这种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发难度。在《2018-2027年的国家军备计划》中,就规定T-14“阿玛塔”坦克的量产工作在2020年开始,将会生产数百辆该型坦克。之前俄军曾报道,新一代T-14“阿玛塔”坦克会在2018年服役,然后没做到。后来又说在2019年服役,又没做到。后来又说在2020年大量交付军队,但2020年刚刚过去,还是没做的。现在2022年刚刚开始,俄军又来吹牛了。因为,在2021年12月份,俄罗斯军工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安德烈·叶尔恰尼诺夫还在说,T-14主战坦克还没有完成国家试验,而且在去年举行的俄罗斯“军队-2021”国防论坛上,T-14坦克并没有订货。由乌拉尔运输工程设计局操刀开发的新一代主战坦克T-14“舰队”坦克,于2015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仪式上首次亮相后,旋即引起多方关注和争议。西方对其评价呈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采用无人炮塔设计、换装火炮及火控系统、及多种措施提升防护力的T-14,标志着昔日“坦克帝国”的再次崛起。反对者则认为,该型坦克不过是技术累积的产物,火炮性能是否达到预期设计效果、无人炮塔设计果真能革除以往弊端、以及略显磕碜的动力系统,让人对其实际水准保有高度质疑。从俄罗斯而言,庞大的地面装甲车辆装备数量,或许是挽救总体性能不足的唯一良法,更是为数不多的底气。但随着西方卓有成效且经济适用的打击手段频频迭代出现后,一支规模庞大的地面装甲力量,此时就成为他人案板上的鱼肉。更危险的是,核武器保持威慑遏制、常规力量呈均势状态的总体态势将被打破。从二战以后爆发的地区各类冲突中,常规力量频繁投入,且效果非凡。由此可见,此时若俄罗斯依旧守着T-90系列,再与各类T-80系列改进型及T-72系列坦克搭配作战的话,尽管有优势,但这种优势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此时,依靠着技术积累及在原先各型坦克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T-14坦克及“阿玛塔”通用作战平台项目便随之诞生。俄罗斯不仅谋求改变常规力量现有劣势的局面,更希冀通过此类计划,完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换血,重新回到均势层面,甚至于是领先地位。T-14坦克采用了乘员集体防护设计和无人炮塔技术。俄罗斯认为T-14是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主战坦克。总体来说,T-14坦克在火控、防护、火力等层面拥有着较大进步,可谓是一洗前尘。但同时却拥有着不少弊病,例如乘员舱置于前部,导致车体过长、进而增加坦克自重。T-14坦克的车载乘员置于车体前部,其视野观察受到严重限制,为此俄方的解决措施是采用液晶显示屏。这一举措看似先进,实则隐患颇大,战场环境错综复杂、通过人眼观察及光电传感器的搭配使用,才能提升综合作战性能及生存率。加之光电传感器观察范围存在死角,远不及人眼观察来得快速有效、尽管俄方还通过AI技术予以弥补,但进展缓慢实难收效。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坦克的动力系统非常有特色,采用了一台全新研制的A-85-3/12H360型X型12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首次采用X构型,结构很复杂,不仅制造难度颇大,且后期维护保养又将是一大麻烦。现在这款X型发动机的研制已经陷入困境,T-14动力系统的研制单位是“海鸥”科研试验局,去年曾宣布停止继续试验这台发动机,主要原因是这台发动机存在着很大的技术缺陷,而且在技术上无法达到的当初那么高的设计参数,导致已生产作为试验品的该发动机性能都不达标,无法批量生产。这台非常独特的X构型发动机,简单地说就是将两台V型6缸发动机扣过来,对置放倒以后再连接在一起。X构型的12缸发动机的优点是结构非常紧凑,占用空间很小,而且动力输出很大,在不使用西方和中国的那种复杂的一体化动力设计的情况下,也能够节省发动机占用的车体空间。A-85-3/12H360型发动机在极限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1500马力,但是为避免过热,其实际可用功率被限制为1200马力。因此如果按照1200马力的数据来计算,T-14坦克的单位功率仅为23马力/吨,比T-90A略好,比T72BM3还低,与西方和中国三代半坦克也稍有差距。A-85-3/12H360发动机实际上是俄罗斯坦克发动机事业极度落后的体现,俄罗斯没有能力设计类似中国那种比较先进的1500马力整体模块化柴油涡轮增压V型发动机,然后还搞不定自动变速器,例如中国的CH-1000型液力机械综合自动传动装置。不得已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想搞个怪异的X型发动机,以便超过德国和中国。总体上说,俄罗斯坦克的动力系统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中国十几年以上。X型发动机是一种失败的超前设计,这给T-14坦克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的问题,该发动机的可靠性极差,早在2015年红场大阅兵的彩排阶段,就出现过T-14“阿玛塔”坦克动力系统故障,导致趴窝的情况,而且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一直不理想,直到目前也没能解决。此外,T-14“阿玛塔”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战斗舱电子系统和火控瞄准系统都存在大量问题,造成量产交付的进一步延误交付。T-14“阿玛塔”坦克的设计思想,是由于俄罗斯坦克火力、装甲和动力系统全面落后于美国、欧洲和中国,俄罗斯无法突破先进一体化发动机、自动传动,高膛压火炮,先进穿甲弹,先进复合装甲,稳像式火控系统和热成像瞄准装置等等关键技术的情况下,绞尽脑汁标新立异搞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总体布局,以在某些防护力单项性能超越,在车体正面的防护能力上取得优势,但同时会牺牲很多其他性能。T-14“阿玛塔”坦克上面有大量离经叛道的花样设计,很多都太超前了,即使俄军内部也不是很喜欢(只有各国军迷喜欢,尤其是中国),因此大量大量装备T-14坦克就变得很不现实,一是没有钱,二是难产,三是俄军用户有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