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关键技术护航天舟四号开启太空之旅

军工资源网 2022年05月12日

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02时23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08时54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是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此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研制的一系列技术和产品成功护航天舟四号太空“送货”。

千锤百炼只为精准可靠

本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出色完成了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度的测量任务,帮助飞船精准把握速度和位置。

加速度计作为一种能够精准测量速度变化的仪器,不仅仅是应用于航天的“独门绝技”,它还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汽车的姿态感应,小到手机的运动传感,加速度计为我们的便捷生活提供了重要助力。可是,要成为一支能够上太空的加速度计,却并非易事。

据研制团队专家魏超介绍,随着航天器飞行高度的增加,空气将越来越稀薄,最终接近于真空。在这样的微重力环境下,测量航天器姿态调整所产生的细微加速度将十分艰难。

魏超表示,如果地表重力环境下测量加速度的难度好比观察一个铁球落在地面产生的影响,那么在微重力环境下测量加速度就相当于观察一根头发丝落在地面产生的影响。

除了精度更高的要求外,复杂的太空环境也会让“敏感”的加速度计“闹脾气”,温度、压力等条件不合适都有可能导致任务失败。为此,每一支想要“上天”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都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温度循环、振动冲击、低气压、离心实验等模拟太空苛刻环境下的实验验证必不可少,加速度计“航天员”们既要穿上一套密不透风的“航天服”保证内部气体不会泄露,又要带上保证温度的“电暖宝”精准控温,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在真空环境中工作提供一个坚实的屏障。

“VIP”材料再立新功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研制的真空绝热板应用在飞船的“低温锁柜”上,为具有强温度敏感性的关键物资提供隔热保护。

在天舟货运飞船运送的物资中,某些关键的医疗检测和保障物资等具有较强的温度敏感性,需要存储在“低温锁柜”中,类似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冰箱。虽然在功能上都是隔热保温,但天舟上的“冰箱”对其隔热保温材料的要求更高。所选用的材料不仅要求保温效果出众,还必须满足重量轻、体积小、绝对阻燃等特性,在满足稳定安全和保温隔热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减重和提高飞船内部的空间利用效率。

为了打造天舟上的“冰箱”,306所技术团队将目光对准了气凝胶。气凝胶又被称干凝胶、蓝烟或者冻结的烟,是由胶体粒子或高聚物分子相互聚集构成的一种具有三维立体纳米多孔网络结构的材料,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高热稳定、高吸附性、隔音等独特性能,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但是天舟4号货运飞船低温锁柜用保温材料要求的热导率要比气凝胶更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团队决定以现有气凝胶材料为基材,通过特殊工艺将气凝胶材料“真空化”,制备成真空绝热板。这样,材料的热导率可以降低至原来的一半,在满足热导率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还具备了优异的隔气性和耐刺穿性。
据介绍,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装载了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6个月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和样品材料、备品备件及部分载荷等物资,交会对接完成后,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