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工资讯 算打脸吗?俄军未来坦克T-14年年亮相阅兵,一线部队却还用T-72? 军工资源网 2022年05月12日 目前是2022年5月10日午后(基辅时间5月10日清晨),俄乌军事冲突已爆发75天。昨天,俄军在顿巴斯北翼方向继续实施战术突破。根据西方卫星图片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俄军近坦90师编内部队继5月7日,在塞弗尔斯克以北、北顿涅茨克河上架设浮桥失败后,改为在塞弗尔斯克以东数十千米的比洛戈里夫卡架设浮桥。▲作为对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进行合围作战的一个重要步骤,俄军近日成功在比洛戈里夫卡架起浮桥。根据最新未经证实的报道,大批俄军重装部队已经通过浮桥进入比洛戈里夫卡。该行动达成了巨大的战术突然性,由于乌军在比洛戈里夫卡防御薄弱,在尚未反应过来前,该城据称已被俄军夺取。大量的俄军摩步编队开始渡过北顿涅茨克河,只要再往前前进十余千米,即可切断整个北顿涅茨克城市群的后撤通道。因此,咱们预计本月下旬完成的北顿包围圈,可能会提前完成。先进装备为何不使用?不过,从昨天到今天,大家讨论的最为热烈的,还是昨天上午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盛大阅兵式。目前看来,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BMP-4(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一是认为俄军的陆战装备“了无新意”,每年就是那些东西。比如T-14“阿玛塔”和T-90M“悬崖”主战坦克,BMP-4“库尔干人”步兵战车,K-17“回旋镖”步兵战车等,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了;二是认为俄军的这些主战装备,其实性能尚可,但是性能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拿到乌克兰战场上用一用?目前在乌克兰战场上,俄军的主要作战装备,还是T-72B3/B3M和BMP-2/3的组合。这么多主战装备,装备数量这么少也不用,是“阅兵装备”还是经费被贪污了?那么,俄军在阅兵式上亮相的这些装备,是否真的是“阅兵装备”、所以才没有拉到乌克兰战场上?俄军之所以没有装备这些东西,是因为“经费被贪污了”吗?我觉得,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对部队的装备建设规律基本上没啥了解。▲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对于一型主战装备来说,从“设计图纸”到“战场运用”,中间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总体单位形成设计图后,需要形成工艺图纸并发往制造厂家;制造厂家校对图纸后,从分系统制造,到部装再到总装,造出第一台原型车;原型车经过厂家调试后,交付给部队进行行驶试验,并循序渐进对动力、行走、传动、火控、炮控等分系统实施试验;分系统试验和全系统综合试车结束后,由定型委员会颁发定型证书,意味着该型主战装备通过了国家试验;随后技术状态冻结并发往总装厂,总装厂按照既有技术状态开始批产装备,并根据技术进步调整技术状态、发展改型,调整状态后需要二级定型;在试验和批产的同时,部队开始安排人员跟班学习,全程参与试验,甚至少量装备试验装备,摸索战术运用教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先试用”;等到装备真正定型、开始批量装备战斗部队之后,部队随即转入战斗力生成环节,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IOC、FOC之类,等到全部形成战斗力,才能正式投入战场参战。就比如著名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该型主战坦克尽管在2015年的红场阅兵式上就出现了,但此时它甚至还停留在原型车状态,刚刚完成厂家调试、交付到部队手里进行进一步测试,对整车的测试一直持续到现在。根据俄军的最新消息,“阿玛塔”主战坦克也许要等到2022年底,才能完成国家试验,首个坦克营估计要到明后年才能初步形成战斗力。▲K-17“回旋镖”轮式装甲车而BMP-4“库尔干人”、K-17“回旋镖”也是如此,目前都处于国家测试状态,别说形成战斗力了,连正式批产都还没有开始,估计整建制形成战斗力可能要等到2025年左右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试验性的装备、还没有完成国家测试的新型装备,没有任何可能拉到战场上实战。▲T-90M主战坦克而T-90M型主战坦克,该型主战坦克的国家测试已经完成,在2020年开始装备部队,首批装备给了近坦1集编内摩步27旅、近摩2师各1个营,估计装备数量在60辆左右,该型主战坦克尽管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有了实战记录,还有了被摧毁的记录。▲5月4日被摧毁的俄军T-90M“突破”主战坦克疑似位于旧萨尔季夫(50.095751N, 36.778242E)(图源:河婆Jason007)但我认为,该型主战装备,其实还处于比较早期的“种子教员”模式,首先给一个营改装,通过充分使用培训种子教员,然后逐步给各部队铺开改装,这种类型的部队拉到战场上当然可以,但是,似乎更好的兵力运用方式是“以战代练”,战的目的是摸索更好的使用方案,而非单纯的参战。俄军的“应急作战”思路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那这说到底,俄军不还是没搓出来足够的先进装备投入到乌克兰战场上吗?T-14、T-90M、BMP-4和K-17这种东西,加起来一共不也就一二百辆吗?我认为,这主要的因素,就在于,俄军这么些年来,尤其是绍伊古军改之后,军备建设的核心思路就不是维持现有装备、等着这些先进装备出来之后再大批装备。而是我们非常熟悉、在1996年到2006年长期执行、之前咱们也提过很多次的思路,没错四个字:“应急作战”。▲BMP-3步兵战车为此,俄军从2013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对陆战装备实施的大规模升级改进,都是在现有的、甚至是储备装备的基础上,结合了部分先进技术,做的有限升级,大部分批产的装备,以成熟可靠、便于生产、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为装备思路。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俄军对T-72B3/B3M和BMP-3的态度,前者可以用现役的T-72BA或者储备的T-72B实施改进,后者则是冷战结束前的苏联装备,只不过还没有展开大规模批产苏联就解体了。▲T-72B3主战坦克为此,俄军在2013年到2015年,装备了550辆左右的T-72B3,又在2016年到2021年间,装备了850辆以上的T-72B3-orb2017和T-72B3M型,再加上给中亚和白俄罗斯改进的T-72B3型,俄军10年间大概制造了1800辆以上的T-72B3型;BMP-3也是如此,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在2015年签署的订货合同,俄军在2017年收到了200辆全新的BMP-3,随后以每年100辆以上的速度接装,截至2021年俄军已经装备了600辆以上的BMP-3。而这些以每年100到200辆速度快速批产,快速形成战斗力,装备性能也不错的T-72B3和BMP-3型,在今年的俄乌军事冲突中,已经成为了俄军部队的中坚力量。比如T-72B3型,其战斗力远远好于还处于装备初级阶段的T-80BVM和一直被俄军轻视的T-90A;又比如BMP-3型,尽管它的2A70型100毫米低压线膛炮和2A72型30毫米机关炮的组合,之前饱受争议,但没想到在实战中这一火力组合,在对野战筑垒工事和城市高房建筑火力点的攻击中广受好评。试想,如果在2013年的节点上,俄军认为可以等着T-90M、T-14、BMP-4之类的装备成熟之后,再铺开装备,现有部队先凑合着用T-72BA、T-90A和BMP-2,可想而知目前的乌克兰冲突会是怎样的结果。俄军部队装备的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甚至会出现相比乌克兰的主战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恰恰是俄军的“应急作战”思想,优先确保了一些不算太先进、但成熟可靠、可以大批生产、生产出来就能快速形成战斗力的装备能够列装部队,才保证了俄军在乌克兰冲突中,有足够的、先进性也不错的装备可用,当然,装备的蛋糕就这么大,切給应急作战的装备太多,留给先进装备的空间就太少。不过,作为全军秉持的装备思路,到底是“应急作战”当先,还是“先进装备”当先,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取舍的问题。要知道我们当年在“应急作战中”,还批产了一部分053H3,甚至连歼-7G和歼-7L,陆军的ZTZ-96等都是应急作战的产物。俄军之所以会如此选择,我只能说,俄军也许早在2014年到2016年,就开始为今天的乌克兰冲突,在装备上默默准备了。最后,其实此次红场阅兵式上不少主战装备,也并非完全是“阅兵装备”,有很多东西在乌克兰已经有了成功的运用,比如2S19M2型自行榴弹炮,比如山毛榉-M2型野战防空系统,比如S-400防空系统等,要说俄军在此次红场大阅兵上拉出来的全是阅兵装备,想必这些装备是不会同意的。最后,还有一些装备,估计更多的人不太敢看到它作为实战装备在战场上出现。比如此次又是压轴出场的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真要轮到它脱离了阅兵场,在实战战场上出现,那估计人类文明也就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所以,对于这种阅兵装备,咱们只有一句话要说:它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阅兵场上,千万别到战场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