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驱使用的反舰弹道导弹,疑似出口型号曝光,这都能卖了?
军工资源网 2022年11月04日虽然今年的珠海航展还没有正式开幕,但相关展品的信息和图片,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上了。近期,有关代号鹰击-21E出口型反舰导弹的现身,引发了各界不小的轰动。不出意外的话,这意味着解放军055型万吨大驱的“反舰神器”,即国产海基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已被正式批准对外出口。
我们知道,鹰击-21反舰导弹作为055型驱逐舰的反舰“杀手锏”一事,在今年年初获得了曝光。由于该弹使用了类似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双锥体构型,故被认为是一款具备高超音速突防能力的舰载反舰弹道导弹,这也是人民海军首次公开列装此类武器的信息。不难发现,高超音速武器技术已在中国多种导弹类武器上实现普及,近乎“白菜化”,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考虑到鹰击-21被认为有着不低于1000公里的射程,以及具备高超音速性能加持,显然说明该弹有着极强的“反航母”色彩,是针对某些“航母大国”而量身定制的。如今出口型号的鹰击-21E即将在珠海航展上亮相,证明国内已经有了比鹰击-21更加先进的导弹,甚至可能具备了拦截此类导弹的能力,故而才放心大胆地让该弹获得出口许可。
在鹰击-21导弹随着055型驱逐舰服役后,解放军适合打击航母编队的反舰弹道导弹至少包括了东风-21D、鹰击-21、东风-26和东风-17四个型号。若再算上近似“准高超音速武器”的鹰击-12和鹰击-100等导弹,不难发现,我们已经逐步打造出了一套“超音速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反舰弹道导弹”相结合的“综合反航母打击体系”。在这一体系面前,当前全球已知的所有海上防空反导系统都很难有效应对。而且不仅是航母,其他类型的大中型水面舰艇亦是这些导弹的“猎物”。
事实上,早在东风-21D和东风-26这两款弹道导弹成熟之时,国内就有声音认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拥有陆基反舰弹道导弹,而是要尽可能地做到“阵线前推”,让可移动的水面舰艇平台也列装此类武器,以便在更远的远海大洋施展类似的攻击手段。如今,鹰击-21和出口型的鹰击-21E的出现,证明了解放军早已在此领域有了成熟可靠的装备。
当然,受到西方的“导弹技术控制协议”(MTCR)的影响,鹰击-21E的射程和战斗部参数,应该也被设定为300公里以内和300公斤以下,但其不乏具备“升级改善空间”,这早已是业界默认的“潜规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若想在海上对敌方舰艇展开远距离的反舰弹道导弹打击,光有发射平台和导弹是不够的,相关的侦察和监控平台,乃至是C4ISR系统等,都是一套完整作战所必须的装备。也就是说,如果潜在买家打算购买鹰击-21E,那也需要同步引入各类配套设备,显然说明这是给“高端买家”准备的。
短时间来看,一些亟需打造强大反舰火力,尤其是追求反航母火力的国家,如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有望成为鹰击-21E的潜在买家,希望这款武器能够早日实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