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需求带给塑料产业什么机会? 同益股份、3M中国、中塑、锦湖日丽、思立可等专家齐探讨
军工资源网 2022年11月03日我国塑料产业日臻成熟,正不断向中高端迈进。在“双碳”政策及下游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塑料产业涌现出了诸多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包括生物降解、绿色环保等将成为塑料制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塑料产业将迎来什么样的新发展机遇?
11月3日,由有材®主办,新材料在线®、寻材问料®协办的“2022有材®改性塑料云展会-展商线上巡演暨2022年塑料产业技术及应用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同益股份、3M中国、中塑新材、锦湖日丽、思立可等塑料知名企业的专家齐聚本次论坛,探讨塑料产业新机遇与新挑战。
《高分子板棒材应用及发展》
深圳市同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专家王全兵

国内外板棒材产品结构存在很大差距。国内的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并且企业规模较小,以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板棒材为主;国外的产品结构则较为多元化,涵盖通用板棒材、工程塑料板棒材和高性能塑料板棒材。
在板棒材的产业链结构方面,国内塑料原材料生产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大部分原材料尤其是高端工程塑料依靠进口,规模较小生产厂商,技术含量以及管理水平均较低,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多的依赖国外的先进进口设备。
而国外的原材料领域,美国、德国等集中了大多数大型树脂生产商,在产业链中游塑料加工企业当中,国外企业具备高强、耐热、阻燃等特殊需求板棒材开发能力和定制化开发能力,其材料、工艺、模具、设备均在不断迭代升级。
从当前板棒材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存在三大趋势,一是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其二是高性能化、定制化;三是加工设备模块化、专业化。
《3M低表面能材料和工程塑料粘接解决方案》
杨振乾 3M中国工业胶带与胶粘剂产品部应用专家
低表面能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苯乙烯、乙缩醛、油漆和粉末涂料等。
由于低表面能材料的自身的特性,带来了粘接方面的挑战。原因在于低表面能材料润湿性差,在材料加工的时候会使用增塑剂,会干扰粘接。另外,材料成型时加入脱模剂或者添加剂和低分子量材料的溢出或迁移。
低表面材料和工程塑料具有独特优势,如ABS具有韧性、刚性;尼龙具有耐磨性;PS具有轻质、刚性。为了克服其难以粘结的特点,需要做表面处理。可以通过清洁表面促进润湿,增加粘接剂和基材的表面接触。例如可以打底涂、等离子处理、火焰处理等方式处理表面以改变特性,从而获得更好的粘附力。
《PCR环保塑料可持续创新解决方案》
高镜彬 中塑新材PCR产品经理
全球每年的塑料产量超过3亿5千万吨,2050年需求预计会超过10亿吨;到2030年,废弃塑料每年将达4亿6千万吨。
在中国,再生塑料已在纺织、汽车、食品及饮料包装、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应用。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技术创新、产品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废旧塑料再生制品正在向高质量、多品种、高技术方向发展。
PCR材料就是再生塑料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PCR的主材质主要有PC、ABS、PP、PS、HIPS等材料。这些材料通过严格分拣、破碎、清洗、干燥、混合、造粒流程后生产出PCR成品,再通过相应的加工工艺制成塑料制件或者作为高值化原材料。从而促使废旧塑料的有效利用,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有效助力碳中和。
《免喷涂美学塑料创新应用解决方案》
李赵波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塑可丽产品线经理
“颜值即真理”,以汽车产品为例,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更加偏好于靓丽外观的产品。为实现靓丽的外观,塑料产品一般要经过多种后加工,这些加工步骤工艺繁琐、非低碳环保,比如喷涂、电镀、模内转印、水转印等工艺。
近年来,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国家双碳政策就低碳也提出明确要求,环保、低碳的免喷涂美学塑料成为外观选材的重多选择之一。与喷涂材料相比,免喷涂美学塑料具有绿色环保、生产周期短、效果丰富、不易脱色、成本低等优势。
塑可丽作为美学塑料品类的代表品牌,是一种外观解决方案,首创CMP平台,通过对C(颜色外观设计)、M(原料配方设计)、P(模具结构及成型设计)的整合,大幅提升塑料制品的外观质感和设计自由度,解决免喷涂美学塑料的流痕、熔接线等外观缺陷问题。
《硅基热塑性弹性体Si-TPV在3C电子领域的应用》
夏春林 成都思立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3C电子产品需要长期与人体接触,因此对材料提出柔软、爽滑、安全、耐污等性能。TPV是理想的解决方案之一,不过,国外巨头占据TPV大部分市场,国内高性能TPV占有率不高。
随着技术和消费市场的升级,高性能TPV被逐步开发,其中最主要包括丁基橡胶和聚丙烯或尼龙、丙烯酸酯橡胶尼龙、股橡胶热塑性聚氨酯等体系。
SI-TPV是有机硅与热塑性树脂结合制备的全新弹性体。其具有多种优点,如硬度范围宽泛,丝滑亲肤触感,无增塑剂和软化油、无析出,优异的耐污性、不沾灰,易脱模,优异的包覆性能,可镭雕各种图案和丝印、移印、喷漆等二次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