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电源

军工资源网 2022年12月12日

在地缘政治紧张,能源安全问题凸显之际,预期全球电力结构将出现重大转变。可再生能源将在2025年初取代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


12月6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提出上述预测。


报告称,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电力增量的90%以上。IEA指出,可再生能源是唯一有望获得份额增长的电源,煤炭、天然气、核能和石油的发电份额都将下降。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就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源。


从具体变化来看,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预计较2021年增加10个百分点,达到38%。煤炭份额将从2021年的36.3%下降到29.7%。


全球可再生能源扩张明显加速,IEA表示,未来五年全球装机量有望接近此前五年增量的两倍。根据IEA预测,2022-202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将增长近2400吉瓦,而2016-2021年间增量为1282吉瓦。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比一年前所预期要快得多,较去年报告中的预测高出近30%,是IEA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上调。


IEA分析称,上调动能主要来自中国、欧盟、美国和印度。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能源危机引发了可再生能源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一方面,化石燃料供应中断凸显了可再生电力的能源安全效益,许多国家加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另一方面,全球化石燃料价格上涨,提高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竞争力,加速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在中国,尽管风光补贴将逐步取消,但可再生能源增长还将加速。2022年-202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增量将占全球增量近一半,达到1072吉瓦,较上一个五年的增量翻一番。“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市场改革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长期确定性。根据IEA预测,中国有望提前五年实现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光伏总容量1200吉瓦的目标。


欧盟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增长市场,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增量预计较上一个五年期增量增长138%,达344吉瓦。欧盟委员会在2022年5月发布了REPowerEU计划,提出到2027年结束欧盟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耗中的份额提高到45%。基于此,IEA对欧盟整体的可再生电力增速预期大幅上调30%。


在光伏供应链制造端,IEA预计,未来,中国光伏产业各环节在全球制造能力中的份额可能会略有下降,从目前的80%-95%下降到75%-90%。此外,如果各国继续限制进口,维持有利于国产光伏产品的贸易政策,那么到2027年中国份额可能大幅萎缩至60%-75%。


美国和印度的新政策可能将导致全球光伏制造更加多元化。IEA预计,2022-2027年间印度和美国的光伏制造投资将达到近250亿美元,与过去五年相比增长高达七倍。


其中,印度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缩小了印度制造商与中国成本最低制造商之前将近80%的投资成本差距,而美国制造业税收抵免可以使光伏制造所有环节与成本最低的制造商达到同等成本。除了制造业补贴外,进口光伏设备关税等举措鼓励项目开发商在印度和美国购买本土产品。


不过,IEA表明中国将继续主导光伏制造业。尽管美国和印度的光伏投资不断增加,但中国在预测期内投资额高达900亿美元,是世界其他地区预期投资总和的三倍多。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高速增长的趋势下,各国也面临诸多挑战。IEA指出,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面临许可和电网基础设施扩建方面的问题;在新兴经济体,政策和监管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加快可再生能源扩张的主要障碍;而在发展中经济体,薄弱的电网基础设施和缺乏融资阻碍了及时投产。


IEA在报告中认为,如果各国能很好地应对政策、监管、许可和融资等各方面的挑战,那么到202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预测可以再扩大25%,增加近3000吉瓦,这将进一步缩小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所需的可再生电力增长量的差距。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