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协曹俭:人们对塑料由爱生恨,但塑料本身并非环保问题根源

军工资源网 2023年03月07日

在塑料出现以前,人们一直在尝试寻找一种价格便宜、且容易改变形状的材料,来替代木材、琥珀、橡胶等昂贵且稀少的天然材料。


19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们通过把不同的化学物质混合到一起,为纺织业制造出了漂白剂和染色剂,这个里程碑式的发现,表明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天然有机材料的办法得到人造化合物。


有了这个启发,第一种人造塑料不久后便诞生了。


这项重大发明,让大到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小到服装鞋帽、生活用品,都为之受益。


人类离不开塑料,但难以处理的塑料垃圾、因误食废旧塑料而丧失生命的动物,让人们对这款无处不在的重要材料从“爱”到“恨”。


曹俭,作为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塑协”)的发起者和参与者,见证了中国塑料加工工业的发展历程,谈起近年来塑料工业的环保问题,背靠着沙发的他突然挺身坐直,声音也激动了起来。


01

从一无所有到全球第一


起初,人类对于塑料的感情是热切的。


上世纪50年代,用塑料制成的食品容器、水罐、肥皂盒等家用制品广受欢迎;60年代,可以充气的塑胶椅子令人新奇;80-90年代,汽车和计算机制造业的发展更让塑料的地位扶摇直上。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塑料还是离寻常人家的生活比较遥远的材料。在市场上,连衣服钮扣和一般家用电器的插头、插座都难以买到。


中国追逐发展塑料的步子,最早可以追溯到解放前。


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塑料还是舶来品,在大连、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外资塑料加工工厂陆续出现;此后,国内塑料加工厂开始零星出现,如上海胜德塑料等,但由于社会动荡,塑料工业并未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又遭到国外封锁禁运,塑料制品仍分外奇缺。


在1952年(第一个五年规划初期),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只有2000吨,从1956年起,塑料工业被新中国政府正式纳入生产计划,塑料产量开始有所增加,但年产仅1万吨左右。随着时间推移,塑料品种逐渐增多,原料也由煤焦油逐步向石油转变。


到了七十年代,兰州石化、北京燕山、上海金山、大庆石化、齐鲁等石化基地雨后春笋般崛起,上游产业的成熟,意味着中国塑料行业开始了迈向快车道的步伐。


身为中国塑协常务副理事长,曹俭见证着中国塑料工业的产量的增长。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国家相关机构迎来了改革。1988年,国家撤销轻工部,原隶属于轻工部的塑料局也被一分为三,以时任塑料局局长张孝传为首的一部分同志成立了中国塑协,这个协会成为了塑料行业与政府之间重要的纽带和桥梁。


按国家有关规定,新成立协会必须要由30家以上企业组成。


"

1989年,曹俭当选为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常务理事


时任辽宁省塑料工业公司总经理的曹俭,作为中国塑协的发起人和参与人,开始与中国塑协结下不解之缘。


也正是在同一时间,石化产业的成熟为塑料制品产量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数据显示,截至1996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超过1500万吨,跃居世界第二位。


"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参观塑料展馆


进入21世纪,我国塑料工业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10年国内塑料制品产量达到5830万吨,从2001到2010年,塑料制品产量增长翻了两番。


“到了2010年以后,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塑料制品产量和塑料机械产品均上升至全球第一位。”曹俭对《大国之材》说,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强劲拉动、薄弱的工业底子开始能量喷发以及塑料加工技术的提升,成为国内塑料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02

“污染环境的不是塑料本身”


塑料产量的增长,也让板、管、膜等大宗塑料制品行业开始得到发展。不过,有了材料,仍缺乏生产塑料制品的先进技术。


"

2019年,中国塑协组织考察德国考特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令曹俭印象深刻的是,1978年11月份,日本米可多化工株式会社的社长石本正一到中国考察,欲借此向中国销售地膜和生产塑料地膜的技术。地膜是保护农作物在低温时正常生长的重要产品,而彼时中国市场并没有地膜产品,石本正一等在农业部、外事司相关同志的陪同下到冬季温度较低的东北三省进行市场考察。


为了不让地膜受制于人,辽宁大连第九塑料厂通过购买米可多(普拉克)的设备进行研制,成功制造出国产地膜生产设备。如今其地膜的年产量超过150万吨,成功解决了玉米、水稻、小麦、花生、棉花和烟草等农作物的生长所需的覆盖保温难题。


塑料管道作为建筑等行业的关键部件,早期也为国外所垄断。为打破垄断,沈阳塑料九厂最早引进了奥地利辛辛纳提的设备,建立起本土的管道品牌,正式开启了国产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之路。


“塑料制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备的发展,近十五六年间,国内的塑料机械装备发展很快,中国已经由比较落后的国家转变为比较发达的国家。”曹检强调道,“特别是注射机和挤出机,我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外,海天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机械生产企业。”


他介绍道,1973年我国生产5000吨聚酯切片,需要4个车间,500多位工人进行作业,现在120万吨聚酯切片的生产仅需要不到200人。


我国塑料工业发展速度快是毋庸置疑的,但从需求来看,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数据显示,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塑料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塑钢比,我国仅为30:70,不及世界平均的50:50,更远不及发达国家如美国的70:30和德国的63:37。因此,塑料制品市场仍有很大空间。


但不同的声音也开始出现。由于塑料的降解需要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大量废品塑料堆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4000万吨的废弃塑料产生,中国每年约有1000多万吨废弃塑料产生。以农田用地膜为例,我国地膜年产量达一百多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禁塑令”、《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等针对塑料加工行业政策法令也相继推出。


仅在今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谈及此,曹俭有些激动起来,他对《大国之材》表示,实际上塑料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第一类是70-80年代以来废旧塑料进口造成;第二类是不合格的塑料制品造成。


以地膜为例,日本标准厚度是0.01mm,我国规定的厚度是0.008mm,但部分企业却生产出0.004mm厚度的地膜,比国家规定标准低了一半,造成地膜无法回收的现象。


其实早在2018年,曹俭就组织协会、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地膜生产标准,改成0.01 mm的强制性标准,但推广并不顺利。“短期利益造成这种结果,如果能规范生产,不至于造成今天的污染局面,这其实是管理的问题。”


管道亦是如此。2014年春节前,央视2台播出江苏吴江县七都镇出现有毒塑料管用于供水管。时任中国塑协塑料管道专委会秘书长王占杰连忙赶到当地调查事故原因,发现该镇300多家生产销售塑料管道的企业,真正有营业执照的不到80家。“市场管理混乱,造成不法商人乱来。”


针对种种乱象,曹俭认为,不能把污染问题归结为塑料本身,而应该加强对塑料生产行业的规范管理。“我认为塑料还是个朝阳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


03

“行业要坚持科学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塑料加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3万家,但实际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6000多家


庞大的企业数量也从侧面显示了其管理难度,对于塑料加工行业的未来,曹俭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总的来说,塑料工业要发展,应该严格地按照科学的轨道往下走。”


他对《大国之材》表示,中国作为大国,应该对塑料加工行业进行调控,才有利于塑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比如,“十一五”期间,提出“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致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加强工程塑料的应用。他表示,而如今的行业现状,却是以塑料污染之名,试图将塑料边缘化。曹俭不断重复“科学发展”、“实事求是”这两个关键词。


如何进行科学发展,建立切实可行的可回收制度是关键。如提倡、鼓励回收,对每一个流向市场的产品建立起完善的追溯机制,“这样就很容易回收,我们国家每年出口的高端塑料原料,国外还能查到我们产品信息,这就是有效的追溯机制。”


面对塑料污染问题,一些新兴概念的材料也不断出现。比如生物基材料,作为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其它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制造的新材料,被视为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塑料的新兴材料。


曹俭对《大国之材》表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赞成所有的塑料产品都用生物基材料替代。


“生物基材料并不是万能的。”他以管道为例,管道的应用条件是埋在地下长达50年甚至更久,而生物基材料可降解,一定时间内就发生泄漏了。


除了科学发展,他认为,塑料加工业也应创新发展。如今全球进入工业4.0时代,对塑料工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塑料加工行业应抓住机遇,比如普通的管道制造,要提高其附加值,导入到石化、造船、汽车等高端领域的应用。”


“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要。”曹俭回忆起在德国和欧洲考察时发现,国外企业的每一个项目、产品都能做到极致,反观国内很多企业的产品虽然量大,但效益一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才,国外的工人待遇高于管理层,其地位也与其他职业相当,“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国工匠,才能造出极致的产品。”


“冷静、高科技、高质量发展,塑料加工行业就一定能做好。”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