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山地电子对抗作战能力分析
军工资源网 2023年03月27日现阶段,印度发展电子战装备的初步目标就是在南亚与我军形成战略对抗,同时对巴基斯坦的空军和地面防空系统形成压制。印巴边境、中印边境是以高原山地为特征的战场环境,不仅气候变化多端,而且峰峦叠嶂,传统的通信联络方式、地面雷达预警手段面临挑战。例如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高原山地战场空间中能够使用的电磁频谱范围十分有限,军用频段甚至会出现重叠干扰情况。因此,印度开发的电子对抗装备,十分注重在高原山地战场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此外,还大力发展或采购空军电子战装备。
中印加勒万河谷实控线航拍图
目前,印度陆军电子战部队由电子战大队和分队组成,电子战大队直属于陆军地区司令部;电子战分队由各师、旅的电子战分队构成,以通信电子战分队为主。前者负责大规模电子对抗作战(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后者负责高原山地战场环境中的通信对抗。
印度的12个山地步兵师均至少编有3个地面联络班和1个师部级通信团,除了负责山地通信电台外,还装备有各类轻型车载或便携式通信侦查、干扰设备,是高原山地作战的通信电子对抗的主要手段。印山地部队早期电子对抗装备采购自英、法,近些年由大量印度国产装备完成替代,具有工作频带宽、干扰功率大的特点,可干扰视距内敌方HF(高频)、VHF(甚高频)、UHF(特高频)通信信号,部分装备还具有干扰扩频、跳频通信的能力,某些型号装备可能已具备卫星通信干扰能力。印陆军装备的大型车载“萨姆尤克塔”(Samyukta)综合电子战系统能干扰150km×70km内的1.5MHz~40GHz雷达和通信信号;印山地作战使用的“西姆沙克提”(Himshakti)电子战系统可干扰100km×100km范围内的雷达和通信信号,且具备监视、分析、拦截、定向和测位等能力,目前已部署在印查谟-克什米尔地区。“西姆沙克提”是印武装部队最新的综合电子战系统,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配合印陆军的机械化部队前线作战,不仅用于防御敌方电子干扰,还可主动干扰敌方炮兵定位雷达,也可用于战场中继通信和联合作战指挥控制数据链传输。陆地电子战虽然可以持续性的支援地面作战,但易遭敌方地理定位、易受电磁欺骗和地形影响。以“萨姆尤克塔”和“西姆沙克提”为代表的大型电子战系统车队,在前线部署时难以隐蔽行动踪迹,易被光学侦察卫星或高空侦察机识别。
“萨姆尤克塔”综合电子战系统车队
因此,印度同样注重空军电子对抗能力建设,一方面支援山地作战,另一方面掌控局部空域的电磁频谱战优势。印空军除了装备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外,现役的米格-21/29、Su-30MKI、“幻影”2000、“光辉”和“阵风”战机上都升级了电子对抗装备或可安装电子战压制吊舱,还在某些民用飞机上安装了ESM系统。这些电子对抗设备除了具备来袭导弹告警干扰、雷达告警、激光告警、红外光电干扰外,还具备基本的雷达干扰、雷达信号截获识别、信号压制等功能。印空军在2019年的“巴拉科特空袭”(Balakot)中,出动了12架“幻影”2000、2架A-50EI预警机、1架无人机、2架空中加油机和4架Su-30MKI;巴基斯坦方面通过预警机发现了4架“幻影”2000,并起飞F-16C/D前去拦截。在空袭中,印巴双方预警机展开了电子战攻防,4架Su-30MKI除了携带空空导弹护航,也大概率还携带了EL/L-8222或SAP-14电子战压制吊舱,为编队飞行提供电子对抗保护。未来,瑞典萨博公司(Saab)还将向印度提供了Arexis电子战套件,不仅可安装在飞机或任务吊舱中,还可安装在无人平台上;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也将为印度空军提供ELL-8222 SB机载自卫干扰机吊舱,基于先进的有源电扫阵列多波束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发射功率,能够实现对先进威胁目标(如低截获概率雷达)的高灵敏度探测及有效干扰。
Su-30MKI携带的EL/L-8222电子战压制吊舱
印空军采购的“阵风”战机安装了THALES“频谱”一体化电子对抗设备(Spectra Electronic Warfare Suite),采用有源固态相控阵技术,对最多8个目标具备360°有源干扰能力,特别为印空军增加了指定的威胁数据库,并扩展中低频和高频干扰机性能;改进的RBE-2有源相控阵雷达,增加了空中气象功能,更加适合在高原山区地区作战。部署在安巴拉空军基地和哈斯马拉空军基地的“阵风”战机依靠先进的导航、地形回避、前视红外系统和反辐射弹药进行低空突防、远程攻击的能力是确实存在的,直接威胁到我国四川、云南、西藏等省份。
“阵风”战机安装的“频谱”一体化电子对抗设备
空军机载电子战系统虽然响应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但持续时间较短,而且主要侧重的是空中电子对抗。印度认为在高原山地作战,先进的直升机平台是战场支援的关键。目前印在役的AH-64E“阿帕奇”、CH-47F“支奴干”、“北极星”(Rudra)以及即将大规模交付的LCH等武装直升机虽然只配有电子干扰防御系统,但印海军直升机早已有成熟的“风筝”、“鹰”、HOMI等电子战套件。俄罗斯、北约国家的电子战直升机技术也已有过尝试,印度在其帮助下参考移植不是没有可能。在高原山地战场环境中,直升机可以在地形掩护下进行低空电子侦查,截获通信频段、探测雷达的技术参数;在作战行动中,还可以前出进行电子战进攻,破坏敌方指挥通信通道和传输数据链;甚至可以携带反辐射导弹针对性偷袭敌方雷达目标。此外,印度向以色列采购的“哈比”无人机和“萤火虫”巡飞弹也可用来攻击地面雷达系统。
印度海军卡-31预警直升机
印度近些年在人工智能(AI)领域发展迅猛,印海军已将AI技术纳入到未来发展挑战中,将初步应用在自动化系统和海上感知系统,相关技术会很快移植到陆军电子对抗作战中。引入人工智能后形成的认知电子战能力,将摆脱传统电子战无法完成对抗目标干扰效果评估、难以识别筛选重要电磁频谱信号的问题。对于印陆军而言,鉴于其目前大量装备的单兵通信对抗装备和少量综合电子对抗设备,这种能力提升将帮助印陆军实现单兵电子对抗装备智能处理、多装备智能协同的效果。
面对印陆军山地部队在我国西藏边境的挑衅,我国需要迅速建立完善的电子对抗防御网络。印山地部队在小规模冲突中会突然集中式的使用多种通信对抗手段;大规模冲突中,印陆军综合性电子对抗系统和空军反辐射武器会构成一定威胁,特别是未来基于武装直升机的电子对抗平台,以及印度迅速发展的基于AI的认知电子战能力,需要长期跟踪和分析。(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员 米佩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