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

军工资源网 2025年05月28日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及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新材料涉及范围极广,分类多样,按照国家工信部的分类,总共将近300种。按照新材料服务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进基础材料,它们是帮助像建筑、化工、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材料,包括像高性能金属、特种塑料与橡胶、陶瓷、玻璃等。第二类是关键战略材料,是新兴产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例如做芯片的硅材料、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原料、航天航空用的碳纤维材料等。第三类是前沿材料,它们未来会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但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总体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像可以用于高端医疗器械的纳米材料、让智能家电导电以及透光性能增强的石墨烯等。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万亿,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1万亿元,根据国家工信部数据。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一。新材料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新材料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其创新成果不仅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高端装备等众多新兴战略产业提供关键原材料保障,也推动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

  《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上榜企业去年平均营收达到115亿元,其中营收最高的是华友钴业,其营收达到600多亿。上榜企业平均年龄为21岁,其中最年轻的是成立仅6年的独角兽企业坤天新能源,历史最久的是36岁的TCL中环。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很高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布首份《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新材料企业处于先进制造产业链的前端,大多数人并不熟知,是各行各业的‘幕后英雄’。而它们服务的客户是家喻户晓的品牌,比如像榜单中的融捷股份是比亚迪的供应商、赣锋锂业是广汽埃安的合作伙伴,还有蓝思科技是苹果、小米、OPPO等的手机屏幕供应商。”

  

  “一些地区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及政策支持,吸引了一批新材料企业建立生产基地,例如内蒙古,近年来,依托自身矿产条件,因地制宜培育新材料产业要素,在构筑新材料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上取得重要突破。本次榜单中,至少有10家上榜企业选择在内蒙古建立生产基地,包括赣锋锂业、璞泰来、杉杉股份、光威复材等。这些企业正是看中内蒙古及鄂尔多斯对于新材料企业成长的赋能价值。”

  

  “百强企业价值中位数为100亿元,上榜门槛为价值45亿元。上榜企业很多是与光伏、新能源汽车强相关的企业,一般是头部企业的关键原材料供应商, 例如前五名的天齐锂业和华友钴业,是很多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重要合作伙伴。”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来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可以进入榜单候选池,除了参考工信部列出的新材料分类,我们还结合了两个方面去看一家企业是否具有新材料的特征:一个是该企业产品的应用场景,是否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门槛较高的战略新兴产业紧密相关。其次,我们还会考察企业自身是否有在原材料环节投入研发,比如蓝思科技,在改进玻璃原料结构的研究上持续投入,从而增强产品的性能。”

  

  “有一些企业,例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它们曾经是光伏行业的原料供应商,后来主营业务逐渐向产业中下游发展,成为光伏组件生产商,甚至成为光伏电站垂直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后,这些企业的新材料业务不到50%,因此没有纳入本次榜单中。”

  “本次上榜的企业中,从行业布局来看,‘关键战略材料’企业数量最多,有58家,其中将近30家是与光伏、芯片行业息息相关的硅材料企业,代表性企业包括排名前五的合盛硅业、排名前20的联泓新科等,其次是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锂材料企业,近20家,例如排名前50的比亚迪供应商融捷股份。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关键战略材料赛道上近年新成立的企业较多,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因此我们榜单上也有一些做半导体和硅材料的独角兽企业,例如排名前30的中欣晶圆和先导电科。”

  “先进基础材料涉及的行业更广,但上榜企业只有36家,数量比关键战略材料少,主要是两方面原因:有色金属等涉及自然资源的新材料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没有纳入本次榜单中,例如内蒙古的北方稀土,此外,一部分传统化工企业还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虽然它们也有新材料业务,但整体营收还达不到50%,这部分企业也没有纳入本次榜单中,例如辽宁的恒力石化。”

  “前沿材料上榜企业有6家,其中价值超百亿的有3家,说明一些前沿材料已经从实验室研究逐渐走向工业化应用。例如排名前十的来自深圳的光启技术,它是一家生产‘超材料’的企业,产品可应用在先进飞机、舰艇、大型无人机的机身以及传感器、雷达等先进制造领域。本次榜单中,还有2家企业从事纳米材料赛道,分别是天奈科技和博迁新材,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

  “从上榜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苹果及国内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产业链上的企业,长三角地区更多是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环渤海地区聚焦在与硅材料关联度较高的光伏、芯片,以及碳纤维材料应用范围较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就城市而言,宁波是聚集最多新材料企业的城市,共7家,其次是深圳及上海,各有6家,再次是无锡,有5家。这几座城市得益于高校、科研资源密集,拥有不同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学-研’最终助力城市的先进制造业整体升级发展。”

  

  

  蓝思科技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湖南长沙,是把精密玻璃运用到手机防护屏上的开创者,主营产品涵盖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碳纤维等新材料及智能设备视窗及外观防护、结构件等。去年实现营收500多亿元。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企业,如: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谷歌、Meta、特斯拉、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比亚迪等。

  卫星化学成立于2005年,以轻质化原料为核心,涵盖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业务板块,下游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芯片、医疗卫生等领域。去年企业营收超400亿元,同比增长12%。

  天齐锂业成立于1995年,最早是一座在四川的碳酸锂工厂,随着一系列的发展与扩张,逐步奠定在锂行业的领先地位。凭借其在锂产业链中的垂直整合优势与丰富的资源储备,天齐锂业吸引了众多头部客户,重要客户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宝马、大众等知名汽车品牌,以及宁德时代等国内领先的电池制造商。

  合盛硅业成立于2005年。目前已形成了从工业硅到有机硅,再到多晶硅的完整产业链。合盛硅业为多家知名光伏企业提供多晶硅原料;在电子领域,有机硅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封装、电路板制造等领域。去年营收260多亿元,同比增长12%。

  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经历了以主营铜钴开采研制业务到锂电材料一体化的发展转型过程,产品已覆盖宁德时代、大众国轩、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卫蓝新能源等全球动力电池品牌企业,广泛应用于特斯拉、宝马、Stellantis、蔚来、大众等电动汽车。去年营收600多亿元,同比增长5%。

  

  

  

  中国新材料代表性国有企业

  百强中,不包含国有企业。新材料领域代表性国有企业包括万华化学,价值近3000亿,北方稀土中国化学,价值均超过500亿。

  

  中国新材料营收小于50%的代表性企业

  百强中,只保留了新材料业务占比超过50%的企业,以下是新材料业务占比小于50%的代表企业,它们同样值得关注,包括价值1000多亿的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恒力石化

  

  编制方法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及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根据国家工信部2024年版《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中的定义,整体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材料”三大类。

  首先,胡润研究院收集了A股、美股、台股、港股新材料相关行业及相关概念的中国上市公司,并结合胡润百富企业数据库、投资机构融资事件、各城市名企业名录等渠道收集与新材料相关的中国非上市公司,剔除国有企业后,组成初筛候选企业样本池。

  其次,逐一研究候选企业的业务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占比50%以上的主力营收产品、终端产品应用场景,以及企业在新材料科研的投入等,保留新材料业务占比超过50%的企业名单。

  最后,按照企业价值对候选企业进行排名,得出最终榜单。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4年5月27日的收盘价计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或根据最新一轮融资情况进行估算。企业信息来源为企业年报和行业公开信息。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