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号航母罕见认怂,黄海对峙事件正式结案

军工资源网 2025年07月02日
1994年10月27日,我军一艘刚完成训练任务的403号(汉级)核潜艇返航途中,遭遇了美军“小鹰”号航母打击群。当时,苏联解体仅五年之久,美军却嚣张至极,将403号潜艇视为玩物,不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不做任何规避。美军反潜机更是出动,投放声纳浮漂,精准实施三角定位,迫使403号紧急下潜,同时向青岛海军基地请求支援。
北海舰队迅速派出两架歼-7战机火速飞赴事发海域。但由于歼-7的航程有限,加上当时的信息技术落后,飞行员未能发现敌航母编队,只能遗憾返回。美军“小鹰”号见403号孤立无援,便将其当成反潜陪练对象,穷追不舍,竟然一路闯入中国领海,连续发动七次模拟攻击。403号潜艇拼尽全力也未能突破包围。
美军舰队一直追踪至渤海湾附近,已深深进入中国领海,距京津重地咫尺之遥。此时,我军两架歼-8和两架苏-27战机终于发现“小鹰”号航母。此事发生近70小时后,飞行员在黄海上空向美军发出严正警告。然而,小鹰号并未理会,反而派出两架F-14“雄猫”舰载机与我军战机对峙。
面对美军公然侵犯我国领海主权的无理行为,我军飞行员愤怒至极。一架苏-27战机奋不顾身地斜切向F-14,而其余三架苏-27则打开火控雷达,锁定航母编队,局势一触即发。见我军气势汹汹,美军不得不紧急召回F-14,最终悻悻离开中国领海。
这场著名的“黄海对峙事件”充分暴露了当时我军装备和信息技术的落后,但飞行员们拼死的决心才让美军退却。严格来说,中国海军至今仍未彻底“找回场子”,“黄海对峙事件”也未真正画上句号。
到了2024年6月14日,据网易新闻、环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尼米兹”号航母驶向南沙群岛方向,在中国南海九段线附近海域,罕见地全程主动开启AIS船舶识别系统,向全球公开其实时位置、航速与航向,以示避免误会。虽然美方宣称这是为了向“全球”公开,但谁都明白这“全球”主要指的并非普通民众。
在南海,美军根本没必要向越南、菲律宾通报。此刻正值中国渔政颁布的禁渔期,越菲渔船几乎看不到一艘出现在南海。整个海域常态化巡航的,仅有中国海警船和军舰。美军航母当然不会担心和中国舰艇擦枪走火,过去美西方航母多次巡航南海,只要不进入中国领海,中国海军也仅是监视和查证,罕有激烈动作。
“误会”根本不存在,因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利用AI算法大幅提升移动目标识别效率。最新人工智能遥感卫星可对美军航母实现即时侦测,快速分析位置,技术上已实现对美军航母“全球现场直播”。此项技术显著增强中国战略威慑能力,标志着中国在太空侦察领域跻身世界顶尖梯队。
俄罗斯军事专家预测,中国很可能已经具备对航母全天候动态监测的能力,覆盖任何时段、任何动作。美国专家也对中国卫星技术的高水准表示赞叹,这让中美双方军力部署更趋透明。
此外,解放军在南沙群岛共建27座大型雷达设施,涵盖对空、对海多种监视雷达,“尼米兹”号航母的动向早已尽收眼底。换言之,无论“尼米兹”号是否开启AIS系统,都不会引发误会。那么,为何美军还要刻意开启呢?
毋庸置疑,这是一种示弱的姿态,美军想借此向中国传达:“是我,美国,借道一声,别误会,别找麻烦。”之意。随着中国军事力量全方位崛起,近两年中国海军对侦察滋扰的外国军机舰船采取零容忍政策,手段日益丰富且强硬,经常迂回包抄、截停外舰,迫使对方开启AIS,主动交代航向和目的。
2025年1月10日,中国海军一艘055万吨级驱逐舰和一艘054A导弹护卫舰,在黄岩岛海域包围拦截加拿大“渥太华”号,迫使其交代航向和目的,最终导致加拿大舰长被解职。2025年2月11日,澳大利亚P-8A反潜巡逻机在中国西沙海域挑衅,遭南部战区歼-16战机“骑脸输出”,中方投射热焰弹后,澳机仓皇撤退。随后,“遵义”舰领衔中国海军特混舰队,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持续20余天开展“环澳军演”。
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显然担忧中国海军派舰艇查证。一旦接受查证,或面临如“渥太华”号般后果;若拒绝,则恐被中国海军纠缠不休。尽管中国双航母已远洋演训,但几艘055万吨大驱绝非等闲之辈,甚至可能动用大量渔船“围岛”,令局面极为复杂。
归根结底,中美军力此消彼长,南海已纳入中国火箭军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覆盖范围。“尼米兹”号航母年近五十,若真开战,恐怕只能成为“东风快递”的最后接收站。美军提前开启AIS,无疑向中国海军释放了善意信号,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军也无必要出面查证。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