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工智能驱动的水下监视网络应用发展
军工资源网 2025年07月03日一、水下监视网络整体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水下监视系统从“固定被动监视”向“网状主动监视”过渡,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相继出台水下监视网络的发展计划,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建设了众多水下监视网络,如:美国的“广域海网”(Seaweb)、“近海水下持续监视网络”(PLUSNet),俄罗斯“俄国家一体化的水下监视网络中心战系统”等。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军事化也开始影响到水下监视领域,典型案例有德国赫尔辛公司Lura系统、美国安杜里尔公司“海底哨兵”系统、以及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海上物联网”。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着水下监视网络向以下方向发展:
无人水下载具自主航行与路径优化;
智能目标识别与威胁感知;
分布式网络与任务协同调度;
能源管理与任务续航;
多域数据融合与环境建模。
二、德国赫尔辛公司Lura系统
由德国赫尔辛公司(Helsing)主导研制的Lura系统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水下无人潜航器监视网络,旨在构建一种“分布式、持续、智能化”的水下监控体系。Lura系统结合浮标、水声通讯与深度学习声纹库,实现分布式、低功耗的海底监视网络。Lura系统基于大型声学模型,该模型会根据新数据和威胁模式进行持续训练,相比传统方法能够检测到更小的声学特征,甚至可以区分同一级别的特定船只,其速度比人类操作快40倍。
SG-1 Fathom无人潜航器示意图
Lura部署在SG-1 Fathom无人潜航器上,能够在水下连续巡航长达三个月。赫尔辛公司称,每次任务都可以部署数百台SG-1 Fathoms无人潜航器,而每台SG-1 Fathoms无人潜航器都可以通过Lura系统作为一个边缘节点一起运行,从而能够以近乎实时的方式自主检测、分类和报告大规模威胁。而仅仅只需要一名操作员就可以完成对SG-1 Fathom群的任务规划、管理和分析工作。
Lura项目是在欧洲对海底基础设施安全日益关注的背景下启动的,特别是在海底电缆受损事件之后。2025年5月,赫尔辛公司在英国海军基地展示了这一网络,并计划在一年内部署该系统。
三、美国安杜里尔公司“海底哨兵”系统
由美国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研制的“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系统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移动式海底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持续监测和实时通信,从而为商业和军事客户提供高精度、持续的海底自主感知能力。
“海底哨兵”部署示意图
“海底哨兵”拥有数月至数年的续航能力,下潜深度超过500米,有效载荷容量超过0.5立方米,采用模块化、可重复使用的设计。与固定式海底监视系统不同,“海底哨兵”是一个由“无线”深海节点组成的网络,可实时感知、处理和传输关键的海底边缘信息。“海底哨兵”由Lattice AI软件平台提供支持,并支持多种有效载荷,可由无人潜航器部署,形成防御网格。“海底哨兵”采用开放式系统架构,可快速集成根据商业或国防任务定制的传感器和有效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