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退出造船业!又一百年船企告别祖业“弃船上岸”
军工资源网 2025年07月07日日本老牌船企三井E&S彻底退出其昔日“祖业”——造船业,百年历史画上句点。其前身“三井造船”这一见证日本现代造船工业成长的老字号,也正式宣告谢幕。
6月30日,日本常石造船宣布,从三井E&S控股手中收购了三井E&S造船的全部股份,使其成为常石造船的全资子公司。与此同时,三井E&S造船将更名为常石解决方案东京湾株式会社(TSUNEISHI SOLUTIONS TOKYOBAY Co., Ltd),主要业务包括设计工程服务、船舶设备、新型燃料与气体相关设备工程、操船系统、数字化及监控、技术支持等。
常石造船自2021年10月起与三井E&S造船建立了资本合作关系,当时常石造船收购了三井E&S造船49%股份。随后在2022年10月,常石造船进一步增持股份,持股比例提升到了66%。今年早些时候,三井E&S控股宣布将其所持有的三井E&S造船全部34%股份转让给日本常石造船。
通过此次交易,三井E&S控股将彻底退出作为“祖业”的造船业务,专注于船舶发动机和港口起重机领域。
除了三井E&S造船,常石造船旗下另外四家造船相关子公司也将更名,其中三井造船昭岛研究所将更名为常石造船昭岛研究所,由良船坞(原三井由良船坞)将更名为常石由良船坞,神田船坞更名为常石(吴)船坞,三保造船所更名常石三保造船。
此次更名也意味着拥有80余年历史的“三井造船”这一名称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常石造船表示,子公司名称变更变更是常石集团在造船板块进行资本结构调整的一部分,目的是应对快速变化的海事产业环境,并推动业务持续成长。
据了解,三井E&S控股的前身三井造船成立于1917年,最初是作为三井物产的船舶部门。1937年分拆独立后,在1942年重新更名为三井造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井造船实现了工程业务的多元化。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数据,2000年,三井造船的船舶建造量仅次于三菱重工,在日本排名第二。
然而,2000年以来,随着中韩两国造船业的崛起,日本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不断缩减,三井造船盈利能力日益恶化。2018年,三井造船决定将旗下三大事业部拆分为三家独立子公司,控股公司更名为三井E&S控股(Mitsui E&S Holdings),以代表工厂业务的“Engineering(E)”和代表造船业务的“Shipbuilding(S)”两个字母为新公司冠名。然而,这两大业务都未能给三井E&S控股带来盈利。
2020年初,三井E&S控股宣布将在2021年3月底之前彻底结束千叶工场的造船业务,将造船业务整合到玉野舰船工厂以及与扬子江船业集团的中国合资船厂扬子三井造船。2021年3月,千叶工场完成了最后一艘新船的交付工作。三井E&S造船随后出售了千叶工场用于造船的船坞等设备,仅保留一部分设备作为大型结构的制造工厂,而不再是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