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增强军备面临两难选择
军工资源网 2025年07月08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6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欧洲的两难困境:是发展本土军工业,还是继续依赖美国?》,作者是史蒂文·厄兰格和珍娜·斯米亚利克,编译如下:
欧洲各国已承诺在未来十年内将军事投资增加近一倍,并希望此举能促进本土国防工业的发展。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笔资金——数额可能高达14万亿欧元——能否推动欧洲的高端军事创新。这背后存在一个所谓的“F-35困境”。
欧洲缺乏优质的替代品来取代由美国防务企业生产的一些国防装备。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著名隐形战斗机F-35就是其中之一,其先进的性能是欧洲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此外,由于许多欧洲国家已投资美国武器系统,它们希望新采购的装备能够保持兼容性。
这些投资承诺已然引发矛盾。欧洲国家是否应该发展自己的军工业?乌克兰战争和俄罗斯“军事威胁”是否允许欧洲有如此长的准备期?还是说欧洲应该继续投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现有的尖端技术?
在讨论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时,欧洲官员正在采取折中策略。官员们对用于购买美国装备的支出设定了限制,包括欧盟的旗舰国防融资计划——这是一项规模达1500亿欧元的贷款安排,旨在推动联合采购。但各国将自行完成大部分采购,并可自由分配其认为合适的资源。
随着美国缩减对乌克兰的支持,这场支出辩论变得更加紧迫。特朗普政府近日宣布暂停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迫使欧洲盟友加大相关投入。
智库欧洲改革中心的主任查尔斯·格兰特表示,在欧洲启动军事支出热潮之际基本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得到法国官员和欧盟机构的大力支持,其主张限制资金使用,优先发展欧洲国防工业。这尤其重要,因为欧洲人不希望过度依赖他们认为可能不再可靠的美国盟友。
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以及波兰则支持另一种观点,认为欧洲需要立即提升军力来援助乌克兰,并应采取更加开放的采购策略。格兰特表示:“这些国家认为我们不能做理想主义者,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为乌克兰加大支出。”
波兰官员认为这两种方法可以兼容。作为国防支出占国民收入比例最高的欧洲国家之一,波兰主要从美国采购先进武器。官员们表示,鉴于欧洲国家将投入比以往更多的资金,它们在购买美国专精装备的同时也能投资发展本土产业。
波兰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上个月在华沙向记者表示:“从各国预算来看,可能除法国外,多数欧洲国家将继续从美国购买大量武器。”
但他指出,若要如美国所愿独立对抗俄罗斯,欧洲还需建设“增强版国防工业”,具备更大的产能。
西科尔斯基说:“我们不能从美国进口所有的东西。”
这种混合策略意味着,欧洲很可能继续依赖美国关键技术。一些官员担心,华盛顿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停止提供关键软件更新,这种担忧因特朗普不时质疑北约承诺以及对俄软化态度而加剧。
以F-35战斗机为例,采购这款单价高达8000万美元(约合6800万欧元)的战斗机意味着采购方必须与飞机制造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取技术升级。考虑到跨大西洋联盟近期出现的动荡,葡萄牙、加拿大和丹麦等国的官员均对未来采购该战机的计划提出质疑。
这暴露出欧洲国家面临的现实。它们没有与这款第五代战机相当的替代品,而美国已着手研发第六代战机。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安全专家克劳迪娅·马约尔指出,这种两难困境部分解释了以北欧和德国为首的官员持有的观点:即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沟通不畅,欧洲也需维持与美国防务企业的良好关系。(编译/杨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