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汉光41号演习”特征变化及目的分析

军工资源网 2025年08月06日

据中国台媒报道,中国台湾省地方武装(简称:台军)今年演习重点如下所示:



图片


可见,除了反登陆、反空降、反斩首作战这“三反”作战之外,城市作战也成为演习重点。此次演习似乎已经形成一套岛内持久战逻辑链,即:平战转换→保存战力→城镇结合→拖延战局→争取外援。具体分析如下。


一、反登陆、反空降、实弹射击实兵演练


汉光演习强调反登陆和反空降,模拟在台北部海滩、港口和机场的防御作战,部署大量雄风等反舰导弹,试图借鉴乌克兰“海王星”导弹打击俄舰的成功案例,通过精准反舰武器阻止解放军登陆舰队。此次是台机动反舰导弹首次被发现部署在台北港周边,也是雄风三增程型首次参演,射程号称可达400公里。



图片

反登陆案例:台海锋大队雄风三增程型反舰导弹首次亮相,在台北港附近,新北市八里区八仙乐园旧址建立发射阵地(25.1433, 121.3899)



图片

雄风三增程型车辆识别:弹箱橫向加强筋21道。普通雄风三则为18道。


反登陆作战演习在澎湖、马祖、金门、高雄、桃园与淡水河道等地展开,模拟解放军海上登陆与滩岸突击。使用的武器装备包括水雷、雄风二/三/三增程型反舰导弹、105mm与240mm榴弹炮、M60A3与M41D战车、CM21/CM22装甲车、红隼火箭、雷霆2000火箭、海马斯火箭等。



图片

联合反登陆/远程增援案例:台海马斯火箭炮此次演习部署位置,位于台中,东势区-“土牛休闲运动公园”(24.2678,  120.8133)球场区域。注意,此处山脚沿线附近有多个类似的地点,依山线布置


反空降演练则参考乌克兰在基辅外围对俄空降部队(VDV)的拦截,强调快速反应、分散防御、隐蔽伏击、破坏大型运输机登陆场。此次汉光演习的机场防卫科目主要在台北松山机场、桃园国际机场、新竹空军基地、清泉岗空军基地及澎湖马公机场等地展开,模拟解放军空降或空袭威胁。使用的武器装备包括爱国者三型导弹、陆射天剑二导弹、毒刺肩扛式导弹、红隼火箭、M60A3战车、105mm榴弹炮、C4炸药,以及F-16V、阿帕奇直升机等航空火力,并辅以蜂眼雷达与电子干扰装备。



图片

机场防空案例:爱国者导弹车进驻台北松山机场周边地区部署。图为分布在松山机场东侧的观山河滨公园草坪(25.0685, 121.5692)、(25.0694,  121.5693)的爱国者系统车辆


通过模拟乌克兰的不对称反登陆、反空降作战,台当局企图用海峡的天然屏障和精准武器,结合反舰导弹和防空系统,增加进攻方的登陆成本,意在阻止解放军力量初期登陆。拖慢兵力及重装甲武器部署速度。



图片

金门榴弹炮夜间实弹射击


二、“无剧本实战化”演练


俄乌冲突初期,乌克兰军队在面对俄军多线进攻时,借助西方情报,展现了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特别是在基辅保卫战中,灵活运用小规模部队进行游击式反击。


汉光41号演习首次引入“无剧本”演练,部队需在未知情境下快速反应,测试指挥体系的灵活性和部队的战场适应能力。或为借鉴乌克兰在混乱多线战场中的快速反应模式,试图提升部队在缺乏统一指挥或通信受限情况下的自主作战能力,准备应对高强度冲突中的不确定性。通过无剧本演练,台当局模拟强压状态下的小组伏击战、城市巷战或分散作战场景,效仿乌克兰在城市作战中的顽固抵抗,拖延战事。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