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空军事化改革及进展简析

军工资源网 2025年09月15日

一、印度太空军事化背景


自2014年上任以来,印度总理莫迪始终倡导建设一个强大、独立、能够与世界强国并驾齐驱的印度的愿景。这一愿景的核心是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和本土化,并辅以“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印度”等倡议,旨在增强印度的技术和工业自力更生能力。


印度太空领域与军事目标紧密相连,并从这一现代化进程中受益匪浅,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太空技术与军事技术的融合,另一方面印度太空能力的日益军事化。


二、印度太空领域改革和政策支持


1、政府预算与投资


2014年至2024年间,印度政府年度航天预算增长了123%。预计这一上升趋势将持续下去,印度对先进技术的投资将超过3亿美元。在2024-2025财年,印度75%的航天资金被分配给了技术项目,主要用于卫星研发和发射。自2014年至2024年底,印度发射了70颗国产卫星,其中大部分用于民用和军用双重用途。在莫迪执政之前就已存在的IRNSS、GSAT和RISAT等卫星星座在其执政期间得到了加速发展。例如,自2014年以来,已发射了14颗GSAT通信卫星,而2001年至2014年间仅发射了4颗。


印度2025-2026年联邦预算为太空部拨款1341.6亿卢比(约15.7亿美元),进一步巩固了印度提升太空能力的承诺。此外,2024-2025年预算中推出的100亿卢比(约1.2亿美元)风险投资基金正在促进太空初创企业的发展,其愿景是到2033年将印度的太空经济规模扩大五倍。


2、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角色转变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直是印度太空计划的支柱,2014年至2025年间共执行了58次运载火箭任务,而在2014年之前执行只执行了42次任务。其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常被称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可靠主力”,已完成62次发射任务,并在2017年创下了单次发射104颗卫星的纪录。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运载能力也显著提升,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的最大有效载荷容量从2200公斤提升至4200公斤,从印度本土发射的最重有效载荷达到5805公斤。


尽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继续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任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其角色正在转向促进私营部门的增长。这些努力产生了可观的外汇收入,2014年至2024年间,共有393颗外国卫星在印度进行了商业发射,收入近340亿卢比(1.43亿美元)。


3、私营行业发展


印度2020年的航天领域改革向私营部门开放了该行业,印度国家航天促进与授权中心(IN-SPACe)的成立简化了私营部门的参与流程,从而加快了创新速度,提高了成本效率并增强了全球竞争力。


印度的太空改革引发了一场创业革命,预计到2025年将出现325家太空创业公司,而2014年只有1家。其代表性企业如Skyroot  Aerospace于2022年发射了印度首枚私人火箭 Vikram-S,而Agnikul Cosmos正在开发半低温运载火箭,Pixxel  的地球观测卫星群体现了该行业向创新、可扩展解决方案的转变。


在莫迪政府的自由化政策(包括卫星运营100%外商直接投资(需经批准)、税收优惠以及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的推动下,印度的增长得到了有力的推动。PLI计划促进了卫星部件、推进系统和有效载荷的印度国内制造,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并将印度定位为技术出口国。


三、印度太空军事化主要进展


2019年,“沙克蒂”任务(Mission  Shakti)成功试射了印度首枚反卫星(ASAT)武器,使印度成为少数拥有此类能力的国家之一。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制造的实验性成像卫星Microsat-R于2019年1月24日发射升空,该卫星最终被DRDO用作靶星。这是一次直接上升式动能杀伤武器试验,DRDO使用了改进的反弹道导弹拦截器,靶星在283公里的较低高度被击落。试验结束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立即表示,他们正在开展涉及定向能武器、电磁脉冲(EMP)和用于反卫星武器的共轨武器项目。DRDO声称,他们有能力摧毁太空中高度约1000公里的任何物体。然而,此后关于印度此类技术研发进展的消息并不多。DRDO设有高能系统与科学中心 (CHESS),致力于未来武器系统研究,主要是高能激光系统。据悉,他们正在试验定向能武器(DEW)。他们正在研发能够摧毁敌方导弹或无人机的高能定向能武器。目前尚不清楚印度是否正在致力于研发能够打击低地球轨道目标的陆基定向能武器系统,或者是否计划研发天基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有人猜测DRDO正在研发千安线性注入器(KALI)。它是一种能够发射高能脉冲的粒子束加速器,能够使来袭武器的电子设备失效。人们认为KALI将成为通过软杀伤摧毁飞机和导弹的绝佳武器。目前尚不清楚印度是否有可能修改此类技术以用于太空。


图片

印度发射反卫星导弹


2019年,印度国防航天局(DSA)和国防航天研究组织(DSRO)的成立促进了军事太空资产的整合,并增强了印度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能力。


2019年,印度内阁批准在航天部下设立一个新的机构——新太空印度有限公司(NSIL)。这符合印度政府在2019年中期预算中宣布的“2030愿景”中将航天作为重点产业部门的计划。“2030愿景”中提出的十点议程明确了印度作为“世界航天发射台”的潜在角色。


2020年,印度成立了印度国家航天促进与授权中心(IN-SPACe),旨在加强工业界和非政府私营实体(NGPE)对印度航天领域的参与。


2021年,印度成立了印度空间协会(ISpA)。ISpA是一个空间和卫星行业的行业组织,其成立目标是实现印度的Atmanirbhar(自给自足)目标,并使印度成为“空间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莫迪在启动印度空间协会  (ISpA)时表示,印度航天领域的改革将以四大支柱为指导:“首先,赋予私营部门创新自由;其次,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第三,为年轻人做好未来的准备;第四,将航天领域视为普通人进步的资源。”


2022年,印度总理莫迪启动了“太空防御任务”项目,它的目标是为私营部门提供在印度国防航天领域开展业务的机会。在新的“太空防御任务”项目任务框架下,印度政府为75项公开提出的挑战寻找创新解决方案。印度国家空间实验室(NSIL)致力于加强商业部门参与印度航天发展进程的机构。NSIL的理念是促进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向印度私营部门的技术转移,并加强太空产品和衍生技术的市场推广。印度的卫星运载火箭,例如小型卫星运载火箭(SSLV)计划和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很可能成为印度太空领域私营业务的一部分。


2024年11月,印度进行了首次军事太空演习。此次首次演习有助于明确印度的太空战略目标,并将国家太空能力融入军事行动。演习结束后,印度国防部宣布,主要成果包括完善的作战准备战略、健全的未来合作框架,以及根据国家安全目标推进印度太空理论和能力的清晰路线图。演习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讨论新兴空间技术、空间态势感知和印度空间计划。


2025年4月,印度国防参谋长宣布,计划发射数颗用于情报和监视的专用卫星,并在三个月内完成军事太空理论的制定。印度太空计划日益聚焦于开发先进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信息、监视和侦察(C4I2RS)系统”,军事监视卫星搭载先进的光学和传感器系统,可从数百公里的太空对地面活动进行详细成像。军事太空理论的出台代表着印度战略规划的重要里程碑,这一理论将为印度开发、部署和使用天基防御资产提供指导原则。太空学说的正式化反映了印度将太空视为战略领域的成熟态度,从临时性发展转向结构化战略思考。


四、未来发展预测


国际军事界分析认为,印度太空军事化未来发展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保守估计,印度将继续与全球大国合作,特别是与美国和四方安全对话(美日印澳),以图谋制衡中国。印度将致力于加强国家太空能力,公共和私人投资将维持增长,增强威慑力,同时降低外部威胁的风险。然而,如果印度短期内无法实现完全自给自足,其可能仍将面临部分脆弱性。


乐观的设想是,通过国际合作,印度将获得大量投资并增加技术转让,从而成为印太地区的太空强国。加强区域和全球合作,尤其是与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合作,将增强印度的国际地位。尽管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可能持续存在,但在强大的太空威慑能力的支持下,这种紧张局势仍将处于可控状态。


悲观的设想是,印度的国际合作将受到限制,先进技术的获取渠道将受到限制,印度将不得不依赖外部力量。经济挑战可能导致航天领域投资减少,从而阻碍其发展和创新。这种情况将削弱印度保护其太空基础设施的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潜在攻击,并削弱其在全球大国中的竞争力。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