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创“动物互联网”
军工资源网 2025年09月17日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1日报道,科学家正借助数字技术革新动物交流方式,并通过为狗设计专属手机,为鹦鹉开发触摸屏等新产品,朝着建立“动物互联网”迈进。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开展的实验,已让鹦鹉、猴子、猫和狗等多种动物能够进行远程视频与音频通话。研究团队还开发出相关技术,让动物园的猴子和狐猴能按需触发舒缓的声音、气味或视频图像。
该校“动物-计算机交互研究小组”负责人伊尔耶娜·希尔斯基-道格拉斯最初研发了一款“狗狗手机”,能让独自在家的宠物主动联系主人。
她的宠物,一只名为扎克的拉布拉多犬,通过叼起并摇晃一个内置加速度传感器的电子球来呼叫主人。当传感器检测到晃动后,就会在笔记本电脑上发起视频通话。扎克可随时通过这种方式与主人互动;主人也能通过这个系统呼叫扎克。双方皆可自由选择接听或忽略呼叫。
目前,希尔斯基-道格拉斯已获得欧洲研究理事会150万欧元的资助,并计划借此“从根本上改变动物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掌控方式,并为它们提供全新的社交连接机会”。
11日,她在利物浦举办的英国科学节上表示:“我们计划突破简单的视频通话模式,真正实现动物间的互动式交流。”
研究团队与美国东北大学展开合作,率先实现了鹦鹉之间的远程交流。家养鹦鹉通常独居在主人家中,而野生鹦鹉则习惯大型族群聚居。
当鹦鹉想联系远方伙伴时,触摸屏会显示当前在线的其他鹦鹉,供其选择。这些鹦鹉学会用舌头轻触屏幕(而非用喙猛啄)来激活专为它们设计的系统。
希尔斯基-道格拉斯介绍说:“我们招募了26只鹦鹉参与实验。它们每天使用该系统的时间最长可达3小时,单次通话时长达5分钟。”它们的互动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梳理羽毛、玩玩具的温馨场景,也有大声“对话”的热闹时刻。
她补充道:“分析数据时我们发现,大多数鹦鹉都有自己最喜欢的‘朋友’。”
鹦鹉主人的反馈显示,当宠物能通过网络与同类互动(而非仅和人类相处)时,明显变得更开心。
希尔斯基-道格拉斯说:“如今,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宠物和园养动物在食物、照料、生活丰富度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却忽略了利用其认知能力来满足社交需求的更大机遇。”
她补充道,随着未来动物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畅想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或许有一天,即便是家养宠物,也能与全球各地的同伴建立友谊”。(编译/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