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暴涨千亿,这泼天富贵终于轮到百度了
2025/10/02百度是在反弹,还是反转?
今年9月,百度港股股价月内累计涨幅超50%,9月17日盘中最高涨近20%,创两年半新高,市值突破3600亿港元。百度美股也不甘示弱,年初至今涨62.06%,过去60个交易日涨58.03%。可以说9月份的百度格外亮眼,大幅超过一众互联网公司。
图源:雪球
为什么百度突然大涨?这到底是“超跌反弹”还是“叙事反转”,市场终于发现了百度这颗“遗珠”?
超跌反弹派认为:估值层面上,在众多中概股互联网科技巨头中,百度应该是目前底部盘整时间较长、市值收缩尤为显著的头部平台型科技企业。其美股估值自2021年起持续下行,低位震荡已逾两年;港股上市即高点,此后同样陷入漫长调整期。这种长期的估值压制,反而意味着当新的增长预期出现时,其反弹空间可能更为可观,尤其是当市场情绪和流动性都极为友好之时,反弹只会事半功倍。
叙事反转派认为:百度收缩了战线,将资源高度聚焦于AI这条核心赛道,并最终等来了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临界点。基础大模型的技术突破,驱动了智能云和智能驾驶等上层应用的创新和商业化;而商业化应用的规模化落地,又反过来为大模型的迭代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和真实的场景反馈。
图源:萝卜快跑官网
高盛的研报也认为,其AI云、自动驾驶和庞大的现金储备这三部分业务的价值,按照SOTP估算,就接近200美元/股。
那么哪一个才是真相?如果只是单纯的从财务上分析,很容易得出第一个结论,认为再差的科技股也终究会迎来反弹,这不能说不对,但显然不够全面和客观。
但如果说百度就此成为AI行业领头羊,恐怕还需要观察,需要百度几个季度的业绩来证明自己,资本或许会有偏见,但不会对优质企业视而不见。
百度这次有点不一样了
01、百度云业务持续领先
百度智能云是当前新主业中最"能打"的存在,说是第二增长曲线也并不夸张。2024年四季度,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6%,其中AI相关收入增长近3倍;2025年一季度,智能云业务增幅近乎环比翻倍;二季度,百度进一步宣布"AI驱动的新业务收入破100亿元",智能云贡献超80%。可见,AI云的商业化成效释放良好。
图源:AI
前百度CFO何俊杰在财报中直接点出云业务对百度核心收入的贡献:智能云的强劲增长,在加速推动移动生态AI转型的同时,“为整体收入提供坚实支持”。
百度云的解法是,针对不同企业存在的相似痛点开发模型工具链,降低上手门槛;为解决不同企业的特性痛点,将模型开发平台设计为“乐高式”的高灵活、高兼容平台,再加上完整优质的MCP服务,能满足不同开发能力、不同场景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例如“蒸馏”功能,可以让企业把大尺寸模型解决特定任务的能力迁移至更小尺寸的模型上,保留效果的同时,成本压缩下降。
百度MaaS能够实现降本背后,是成熟的万卡集群管理和部署能力,以及错峰调度技术。百度的昆仑芯已大规模部署,本季度更是点亮国内首个三万卡集群共同构成算力底座,将大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4.0 已具备成熟的10万卡集群部署和管理能力,且在万卡集群上实现了99.5%以上的有效训练时长,能够将两种芯片混合训练大模型的效率折损控制在5%以内,达到业界最领先的水平。
图源:网络
简单来说,百度云不仅仅是在价格上有优势,更是在价值上具备不小的优势。百度云是国内唯一能同时兼容英伟达 CUDA 和国产算力的厂商,客户用起来不用换系统,这在国产算力替代的大背景下太重要了。百度这个“算力-框架-模型-云服务-应用-生态”多边形战士,经市场遴选后已经开始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
02、AI搜索主动转型
自从GPT大火之后,市场上一直有一种担忧,那就是AI会彻底重塑搜索业务,甚至可能搜索网站价值清零。首当其冲的就是谷歌,但这几年下来谷歌并没有被打垮,今年以来更是跻身3万亿美元俱乐部,成为英伟达、微软、苹果之后的第四家。从今年4月到现在累计上涨超70%,市值增幅1.2万亿美元。
虽然谷歌的大涨主要是谷歌云连续高增长,拥有1060亿美元未完成订单,但谷歌的广告业务也维持住了增长,二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1.7%。当然这背后要归功于Gemini大模型顶住压力,实现月活用户超4.5亿。这足可以证明传统AI搜索并非无法转型,也未必不能成为行业先驱。
图源:网络
一向克制的腾讯都将AI搜索能力纳入微信生态,硬件巨头苹果也多次提到,要加速将AI集成软件硬件生态,为对抗OpenAI,还计划推出AI搜索计划。
百度自然也不会甘为人后,依靠文心一言大模型,推出独立AI搜索“文小言”,支持多模态内容生成,主动信息整合,结合具体场景提供深度服务。
图源:网络
9月19日,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2025年8月AI应用行业月度报告》显示,百度AI搜索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显著,高达3.65亿,居国内AI搜索行业第一。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作为传统现金牛的在线营销收入(即广告业务)同比下降了15%,这的确是百度要面临的最大问题,但AI搜索这种新业务现阶段实现新范式增长更为重要。
对于未来的AI搜索商业化空间,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负责人罗戎表示,“二季度已经开始AI搜索变现的早期测试,但考虑到用户体验,大规模变现尚未启动,仍采取谨慎推进的策略”。百度高管于业绩电话会中预警道:“第三季度会‘特别难’,预计广告收入可能同比下滑20%~25%。”而对比行业来看,同期中国在线广告市场整体仍保持着约3%的同比增速。
图源:百度
有行业人士指出,AI搜索带来的广告溢价仅能覆盖30%~40%的额外成本,短期难以实现盈利平衡。所以百度目前的表现并不算很差,怎么做AI搜索,行业都还在探索之中。
03、为什么现在大涨
百度做AI搜索云业务表现优异,至少一季度大家都知道了,但为什么到了二季度末期资本市场才开始重估?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预期变化和改革?
简单来说,百度真的在大改了,百度的AI故事真正实现了逻辑闭环,业务也出现了不小变化。最为典型的百度二季度,虽然总营收下滑了4%,但百度的净利润却大涨了33%,原因就是百度智能云业务开始独当一面,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这让对百度的传统看法显得有些过时了。
机构的观点更偏现实一点,诸如杰富瑞研报显示,百度近期AI发展受市场关注,基于签署多个大型AI合作客户、AI代理与数字人业务快速增长,自动驾驶平台ApolloGo海外扩张,维持百度“买入”评级,美股目标价从108美元升至157美元,港股目标价从104港元升至152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