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航司因供应链问题增加110亿美元成本
军工资源网 2025年10月16日近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与Marsh McLennan集团旗下奥纬咨询(Oliver Wyman)联合发布研究报告《重振商业飞机供应链》。该报告深入分析了航空制造业供应链面临的核心挑战,明确了这些挑战对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与运力投放的直接影响,并提出了多方协作的解决方案,旨在推动航空工业突破当前供应链困境,实现健康发展。
报告指出,当前航空制造业供应链存在明显瓶颈,已导致新飞机及零部件生产延误,迫使航空公司不得不重新评估自身机队计划,同时延长老旧飞机的使用年限。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商业飞机订单积压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17000架,远高于2010-2019年期间年均约13000架的积压水平。受生产速度缓慢影响,预计2025年航空业因供应链问题产生的额外成本将超过110亿美元,这一成本增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额外燃油成本约42亿美元,因新飞机交付延迟,航空公司需继续运营燃油效率更低的老旧机型,推高燃油开支;二是额外维护成本31亿美元,全球机队整体老化使得老旧飞机需要更频繁且成本更高的维护作业;三是发动机租赁成本增加26亿美元,由于飞机维护期间发动机在地面停留时间延长,航空公司需租赁更多发动机以保障运营,且自2019年以来飞机租赁费率已上涨20%-30%;四是库存持有成本过剩14亿美元,为应对供应链不确定性,航空公司主动储备更多备件,导致库存管理成本攀升。
除了成本上升,供应链挑战还对航空公司的运力部署造成限制,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旅客需求。2024年,全球航空旅客需求同比增长10.4%,显著高于8.7%的运力增幅,这使得行业载客率达到83.5%的历史纪录;报告预测,这一旅客需求上升的趋势将持续至2025年全年,供应链瓶颈导致的运力不足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报告深入剖析认为,当前航空制造业供应链问题的根源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包括航空制造业现有经济模式的适应性不足、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定、关键原材料短缺,以及劳动力市场供需紧张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供应链的供需失衡。针对这些根本问题,报告提出了四大关键应对举措,同时强调,商业航空制造业参与各方制定供应链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战略合作方法,是实施这些举措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具体来看,这些举措包括开放售后市场最佳实践,支持维护、修理和大修(MRO)企业减少对原始设备制造商(OEMs)商业许可模式的依赖,促进替代材料和服务来源的获取;增强供应链可见性,通过提高所有供应商层级的透明度,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减少瓶颈和低效现象,并利用更好的数据和工具提升整个供应链的韧性与可靠性;通过数据释放价值,借助预测性维护洞察、共享备件库存体系以及共建共享维护数据平台,优化备件库存管理,减少飞机停机时间;扩大修理和零部件能力,加速修理方案审批流程,支持替代零部件及可使用二手材料(USM)解决方案,同时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以缓解生产瓶颈。
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Willie Walsh)表示,航空公司的高效运营与机队扩展高度依赖可靠的供应链,但当前飞机、发动机和零部件的等待时间远超常规,交付时间表也充满不确定性,这些问题不仅导致2025年行业成本至少飙升110亿美元,更限制了航空公司满足旅客需求的能力。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没有简单办法,但开放售后市场可通过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多零部件和服务选择缓解困境,同时增强供应链透明度能为航空公司提供规划瓶颈所需的数据,也有助于原始设备制造商缓解潜在瓶颈。奥纬咨询运输与高级工业实践合伙人Matthew Poitras则指出,当前全球飞机机队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且燃油效率更高,但供应链挑战正同时影响航空公司与原始设备制造商,行业存在改善供应链表现的显著机会,这将惠及所有参与方,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重塑航空制造业结构,并在透明度建设与人才问题上深化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