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无人机量产计划举步维艰

军工资源网 2025年10月20日

美国《军队时报》网站10月15日发表题为《美国陆军无人机宏伟计划遭遇规模化生产难题》的文章,作者是珍·贾德森。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陆军正全力推动其老旧的本土工业基地转型,打造现代化无人机工厂网络,却也从中深刻体会到,从原型机到大规模量产,难度远超预期。

“我们懂制造业,这方面没问题,但无人机不一样,”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代理司令克里斯托弗·莫汉在近期接受《防务新闻》采访时表示,“线束我们能做,部分微电子元件也能生产,但像无刷电机这类部件,我们目前没有生产能力,必须采购专用设备才能制造。”

美国陆军的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缘于乌克兰战场的经验教训。在乌克兰,廉价无人机与巡飞弹不仅重塑了战场形态,更让传统部队陷入被动。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在无人机量产方面进展迟缓,长期依赖商业供应商和小规模试生产。官员们表示,这种差距凸显出建立一个本土高产量工业网络的紧迫性,该网络需具备快速部署数千架无人机的能力。

美国陆军的“天际铸造”计划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但陆军在推进过程中仍需应对技术、行政和资金三重障碍。该项目正将曾经生产坦克部件与炮弹的维修厂和兵工厂,改造为分布式无人机工厂网络。

陆军本土工业基地在无人机量产能力建设上举步维艰。伊利诺伊州罗克岛兵工厂司令埃洛伊·马丁内斯在近期接受采访时指出,与乌克兰不同,“我们没有那种生存危机的紧迫感”。

“我们要遵守大量法律法规……行政流程总是拖慢进度。”他说。

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和军备司令部司令贝丝·贝恩准将在罗克岛接受采访时强调,陆军现在必须尽快找到加速推进的方法。2023年夏秋两季,贝恩曾在乌克兰安全援助组织工作6个月。“我亲眼见证了这场冲突,回来后有火烧眉毛的紧迫感,”她说,“我们必须做出调整。”

罗克岛兵工厂已为无人机3D打印做好准备,此前已投入巨资在基地内采购安装一座高科技先进制造设施。其中一栋建筑内配备了各类打印机,能够使用金属、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生产各类零部件。

罗克岛兵工厂正热切期待3D打印设备到货,该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生产12万个无人机机身。

宾夕法尼亚州托比汉纳陆军兵工厂将专注于线束、微电子元件和无刷电机的生产,得克萨斯州雷德河陆军兵工厂则负责电池生产与无人机总装。

莫汉强调,“天际铸造”计划并非“某个特定地点,而是一种理念”。这种网络化模式旨在让每个站点专注于制造流程的某个环节,同时通过中央数据库共享数据、数字设计方案和软件更新。

“我们必须建立这个数字数据库,”莫汉说,“这样不仅能共享打印部件的电子文件,还能掌握技术数据的所有权。”

马丁内斯表示,陆军仍在细化无人机的具体需求。“他们想要无人机这个产品,但说不清楚要哪种型号、具备哪些性能,”他说,“所以我们正努力厘清这些细节。”

莫汉称,初步实现每月1万架无人机的量产目标,需投入约1.97亿美元,其中7500万美元将用于无刷电机和线束生产能力建设。

美国陆军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每年再投入1.5亿美元,以维持并扩大这一量产项目。此次现代化转型,还与美国减少对海外供应商依赖的更广泛战略紧密相关。

罗克岛兵工厂副司令格雷格·勒普顿说:“我们正处于无人机量产加速冲刺的临界点。一旦项目全面运转,产能将非常可观。”(编译/杨柯)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